这次疫情,全国隔离,人们天天查看武汉疫情进展,醒悟多多。
可以这样说:这次疫情是异常大的一场健康教育课、是一个产业升级的催化剂,它给了中医药一个大的发展机遇、给农业种植方向改变和效益提升创造了一次机会、它加快了逆城市化的进程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碎,各大城市由抢房转向抢人,整个社会包括中国政府向现代化进程跨进了一大步!
一、观念的转变
中国自从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以来,市场经济本质是以钱为中心,一切向钱看,国人这30年始终把钱放在第1位。这种市场经济,在资源配置、经济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,但是同时对钱的追求,也压到了一切,也出现了好多的副作用。
还好,这次疫情给国人上了一大课,不是钱是第1位的,而是健康是第1位的,这种观念,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。
过去,不管专家怎么讲,都没有改变国人追求钱的狂热,今天变了,好好的一家人,命没有了,还说钱有何用?历历在目,刻骨铭心!
人应当追求本来就是4个字”健康、快乐”,可喜!这回国人终于回归了人的本真上来了。
美国总统奥巴马,指挥伊拉克之战,但早上坚持跑步,假日还要带家人去度假,这就是事业与健康与家人关系的例证!
自后的中国人,可能少人去炫富和过度娱乐,变得深沉起来。
过去财富第一,今天健康第一。
这就是疫情给中国人的人生观带来的改变。
二、促进了产业升级
以往,每个国家到了产业升级阶段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传统的观念、传统的产业,还有过剩的产能,很难改变,恐怕是10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,很多国家就此消沉。产业升级,对一个国家是一个大考,是一次鱼跃龙门。
这次疫情,因为被隔离,限制人群聚集,逼出了利用互联网办公办事及开会、逼出了用机器人代替人、逼出了网上交易、逼出了网上报表、逼出了“腾讯看点”和直播大面积推广等等。
如果不是疫情出现,要求全民迈到这一步,可能好多年。现在全民在家,孩子当老师教大人,一家人都会网上办事,整个中国竟然一个月跨到了这一步,真是想象不到!
三、由抢房子到抢人
中国的房地产狂建,早就该刹车了,房子已严重供大于求,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,因为中国的房子一直在涨,前期买房者都发了大财,形成了全民抢房的热潮,又因为太多人抢房,又拉动了房地产商继续建房,这种恶性循环,一直刹不住车。
还好,这次疫情,不能去看房买房,停工停产不能赚钱、GDP下来,人们观念又转向了健康,整个房地产市场停滞,房价面临着普降,房地产的车终于刹住了!这对国家、对家庭、对买房者真是一件大好事!
可以这样说,自此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碎,疫情就是一个分界点!
GDP都降了,你房地产难道会不降吗?
自后,大家可以看到各地房子陆续降价,房子严重供大于求真相暴露无遗!有很多房的人,因为无人接盘,特别是底商及门面房,因为交易去了互联网,没人租房,资产在手上,不能流动,找不到租户,成了负资产,一旦房子卖不出去,倒逼政府改变土地财政养公务员的政策,加快房地产税的进程,结果不好地段的房子,将成为包袱!一些人将成为有房无钱的“穷人”!
既然房子已不是抢手货,那么什么是抢手货呢?
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阶段,产业升级需要的是人才,没有人才,产业不可能升级,人才是第1位的,君不见“华为”花十几个亿,辞退了35岁下的老职工,朝气蓬勃的人才群体才是企业、城市、国家发展需要。
人才将成为下一步的香饽饽,下一步将出现企业、城市抢人的现象!
你这个城市,没有创业环境,就是一个高房价,创业的年轻人会来吗?凡是没有产业、没有创业环境,只有高房价的城市,房地产将一溃到底,过去中国出现“空心村”,之后,中国将出现“空心城”!
看一个城市房价是否撑得住,就看你那里高素质的年轻人数量规模和高素质的年轻人进入的速度。
四、中医药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
以前,国人把健康寄托在医院医生身上、疫情一场场大戏使国人终于搞明白了,没有特效药!应对疫情只有靠自身免疫力,整体调节免疫力还是中医药!被国人废弃的中医药,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!
过去,中医没有政治地位、没有话语权,总是被打击污蔑,国人30年西化教育,已经很少人相信中医了,中医没有了市场!前几年尽管党中央大力支持,但国人多数人还没有觉悟。这次疫情,大家看懂了,有了病,还是靠自己的免疫力,还是靠中医,这就是疫情给国人的结论!
相信的人多了,市场有了需求,加之中央力挺,政策支持,中医药会很快发展起来。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发达国家虽然在科技等方面很厉害,但在医疗方面,同我们几千年的中医药相比还是差的很远,这就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相对优势,中国政府、中国企业有了疫情中西医的比较,增加了自信,在产业升级阶段的中国会有好多效益不好、没有前景的企业,调整自己的方向,把中医药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。
西医700万,中医40万,悬殊之大!如果按照中央说的“中西医并重”,又有多大缺口和发展空间?补上这个缺口,中药产业又是什么结果?
“雨后春笋、蓬勃发展”,这将是今后大家看到的事实。
五、健康观念的转变----人数扩大、关口前移
许多人都知道笔者在中药行业几十年,接触这方面的人很多。疫情期间不断有人来电,让我帮助寻找中药提高免疫力的和清肺的产品,他们说:这段时间,那些娱乐明星下课了,中药清肺及提高免疫力的中药产品卖火了,火的一塌糊涂!不光是老年人吃,年轻人、身体好的人都在吃!
这真是异常可喜!
过去,中国人中只有退休的老人重视健康,很少见其他人群关注自己健康。疫情告诉国人:重视健康是每个人、每个阶段都应该做到的,不是有了病,才想起健康来,是平日就要注重健康、注重提高自己的免疫力,健康是靠积累来的。
还有让国人醒悟到的是:注重健康,不是吃药,也不是吃保健品(可能以前被保健品坑惨了),而是吃有助于健康的中药食品,一定是食品!因为消费的对象是基本健康人,他们忌讳“药品”字眼,认为自己没病,不应当吃药,这是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新趋势。
想起广东人,家家户户吃饭,总是把中药调理的食材,根据季节和自身情况放进去,比如党参、当归、黄芪之类。这种风气有没有向北扩散趋势?向更大面积扩散趋势?
以上这些观念的改变,必然给中药带来更大的需求和更大的市场!
六、防疫体系、三级分诊、全民学中医
通过疫情的武汉失守,给全国人民健康和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来看,暴露了我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。以往,我们是县和市一级成为一个独立的治理体系----块块治理结构,涉及到一二把手升迁、政绩的往往是报喜不报忧,敢于报忧者,我有司法权。
我们自从非典便建立起了全国的防疫体系,但这个体系终端到了县级,没有延伸到乡镇,更没有延伸到农村和社区,且2003年那时的防疫体系是按照传统的逐级上报的模式,涉及到政绩的要一二把手通过,这样逐级上报模式,耽误时间不说,往往掩盖了事情的真相。
通过中央指挥疫情之战来看,他将用加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这两手(疫情如此紧张,中央还在开依法治国会议),改变这种块块治理的现状,提升治理国家现代化体系的水平和治理能力,让块块成为中央意志的执行者,这次会议给予了法官更多的权力和责任,块块的权力受到了限制。
自后的防疫体系,将改变模式,采取现代化的区块链共享技术。村镇、小区填表,下层情况,中央一键点击便能看到,并且补足县以下空白短板。
12月28日,人大刚刚通过了“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“,法中强调了三级分诊制度,加强基层。之前,百姓小病在家门,大病去县医院。乡镇级医院门可罗雀,县医院人满为患。因为医疗要逐步施行免费了。所以,只有加强乡镇村一块,把普通病号拦下,只有真正大病才能去县级医院(后面专文论述)。
自后的乡镇医院及村卫生室,将有专人负责疫情上报及科普和专业管理,防疫将和三级分诊融合在一起,即和乡镇村医院,诊所融合在一起。
还有,在疫情中凸现了中医药的优势,现在我们中医人员严重不足,西医700万,中医四十万!最近下文强调乡镇一级最低有一名中医,可是全国乡镇一级基本上没有中医坐诊。在不增加编制和费用的前提下,如何补足短板?西医学中医将是解决基层中医数量不足的途径(防疫体系和基层医疗资金部分由政府支付和补贴)。
这次疫情将导致学校学生学中医、医院医生学中医、为子为父者学中医(君不见一人得病,一家人全没了!),全国学中医的一个热潮!
中国人终于回归到了自己该走的路上来了,这就是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贡献!
七、疫情将成为逆城市化进程的起点
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元的时候,相当一批富裕起来的人,就出现了既要工作又要享受生活,他们不愿再呆在拥挤的大城市里,愿到到空气好、自然环境好的城郊去,中国也到了这个时间段,加之五六十年代上班族到了退休年龄,他们在城郊乡下租房,再把在城里的房子租出去,既享受了生活,又得到了一笔很大的收入,这种趋势在疫情前已经显现出来。
疫情给了人们的启示:人口密集的地段不再是过去认为的黄金地段,比如北京二环内房子达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!现在明白了人口密集的地段,反而是传染病高危区!为了保命、为了健康、这些地方要敬而远之。
所以疫情促进了一些有条件和追求健康的人向城郊乡村转移,中国逆城市化以疫情为起点,开始了!
疫后,离大都市(一定是大都市!)不远,环境好的地方(一定是不远的地方,因为这些人还要进城办事,会朋友)将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地方。
我在城郊村里有个家,有个心情、健康可以依托的地方,将成为时髦!
八、公益设施建设
这次疫情给政府拉动经济提了一个醒,它将加大公益设施投入。过去政府侧重鼓励建房买车,后来修路。为了让经济循环起来,让更多人就业,有收入,为了得到国人的认可,疫后城市乡镇乡村的公益设施,比如健身场地、公园、厕所、体育馆、城市乡村道路绿化美化等有助于改变环境、有助于提高国人健康的设施,都是政府投资的方向。
九、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
中国的农业很弱势,人多地多,但种地亏本,一直是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。过去笔者对此体会不深,但去年,算是深深体会了!朋友在北京郊区种了大面积的南瓜、萝卜,此地农民30年前离开,土地没有用过化肥农药,我们也没有用过化肥农药、除草剂,真正是天然无污染的原生态食品!但种出来后,卖不出去,烂在地里!南瓜市场批发价0.4元一斤,还不及雇人人工费!你说你是原生态,人家理都不理,后来一打听,全国搞原生态种植的企业没有一家不亏损!因为大家的健康意识还没走到这一步。
最近,除了笔者知道疫情期间提高免疫力的食材食品卖火了,又了解到河北易县一级苹果卖完了,二三苹果没有卖,苹果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只是外形的不同,质量一样,为何价格、销路不是一个结果?
这告诉我们:人民对食品的需求从数量型转向了质量型;从追求口味转向了追求健康。
还有中药的药膳,虽然到了这个时间节点,但大众顾钱不顾命,没有重视起来,通过这次疫情才知先顾命后顾钱,药膳将被大家重视起来。
有了健康意识,有了追求,就有了市场,对企业就有了机会。
“先食疗、后药疗”这是中华民族的祖训,大众把健康着重点从药房转向了厨房,将一日三餐的主食变为有助于健康的药膳,药膳将成为以后中国人饮食变化的趋势。
药膳有助健康,但食材都是化肥农药污染过的食材,也达不到健康的目的。
所以种植没有化肥农药、没有污染,有利健康的中药养生食材,将是中国农业的方向!
它将是改变农业种地亏本的一条路径。
十、美丽乡村建设
“实施乡村战略,打造美丽美好乡村”,一直是中央倡导的、习再三强调的:“要把它放在全党全社会的首要位置”。
中国到了产业升级阶段,产能过剩、企业倒闭、房地产又出现拐点,大批进城的农民,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怎么办?
这就是中央开出的药方。
疫情将产业升级的负面影响推至更高!
疫后,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将加大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政策倾斜,三权分离、集体建设用地可转租转让、种粮补贴等等。
可以断定:一些在城里呆不下的农民将重返农村,去过自耕自足的小农生活。
农村将美丽起来!
撤村并镇,大镇将重现生气勃勃!
农业有了方向、村庄政府大力改造,对一些企业就有了第二次机会!
《永信中药网》陈永增
手机微信:15933540095
|